问:Steve Bannon这种neocon所主张的地缘政治原因才是这次贸易战能打起来的关键。。
答:推崇地缘政治的neocon一直都是美国政坛的一大势力。这些人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,一直都存在。
89/64事件后,特别是几年后苏联解体后,这些人就推崇要搞中国,搞垮这个唯一的共产党执政的大国。
老布什,小布什的政府高层里,类似neocon一抓一大把。
但大规模贸易战一直没打起来,原因就是缺乏美国工商业的支持
Neocon在美国政治谱系里一般是GOP,而GOP在政治方面非常依赖美国工商业/资本家的支持。。
所以我们一直说繁荣的中美贸易是中美关系最大的稳定器
这次美国工商业在初期支持川普贸易战,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/获得更大利益。而不是为了彻底把中国搞崩溃,连现在这点利益都保不住。
这是美国工商业和Steve Bannon为主的neocon之间最大的分歧。Steve被踢出白宫,和这也有不小关系。
贸易战打到现在,工商界代价付出了不少,好处一点没捞到,甚至贸易战有失控迹象,这是美国工商界绝对不愿意看到的。所以川普面临的各方压力也越来越大。。
至于决定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是美国工商界的利益为主导,还是一些neocon来主导,取决于你对美国政治背后势力的理解,但起码你要internally consistent...
不能一边认为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/被大资本家操纵,一边又认为几个政客能顶着伤害美国工商业的利益/强行发动地缘政治上的冲突。。这不合理。。
问:“中国产业要能升级早升级了,贸易战并不会对此有什么影响”
答: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基本都是在自身有一定比较优势后顺势进入更高端的领域。。
原因就是:强行产业升级,在商业上是划不来的。。
拿半导体生产来说,技术比别人落后个1-2代,那别人的晶圆不但尺寸比你大/一次生产能更多芯片/每个芯片尺寸还都比你小,这造成单位生产成本远远低于你。。性能比你高/尺寸比你小/卖得还比你便宜,那你还玩个啥。。
拿芯片等高科技研发来说,Qualcomm / Intel研发个芯片,其研发成本能摊到全球消费者身上,而如果中国企业哪怕大如华为,强行研发,那成本也只能摊到自身这点产量上。假设双方研发成本相当,则在一样的售价下,Qualcomm 和 Intel能盈利,但华为却只能亏本。。
所以除去华为等极少数企业在有限领域展开外,这部分研发中国过去投入不多,成果并不明显。。
但这次贸易战后,中国将全力进行产业升级,为此不惜付出巨大代价。拿半导体来说,我估计头1000亿美元的投资都是打水漂,纯亏的。。第二个1000亿美元能否回本还难说。。
不被逼到一定份上,正常情况下不会这么做。。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感觉这里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帖子,偏激/带节奏的居多,真正能客观分析的较少。。
这领域我也多少算是专业人士,谈谈我的看法。。。
中美贸易战起因:
应该说一直以来,美国内部支持中美对抗的势力有很多,有从意识形态出发的,有从制造业工会角度出发的,有从地缘政治出发的。。
这些势力过去几十年里其实一直都存在,这次能打起来,最大的2个原因是
1) 过去这些年中美关系的最大稳定因素:美国商界,确实对中国政府在市场开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不满。美国商界支持川普通过有限度的贸易战来帮助他们打开中国市场,减少政府补贴,让中国政府履行公平竞争的承诺
2) 中国过去这些年,特别是08年西方金融危机后,中国整体国力提升太快,让大量美国鹰派政客极为警惕
一直被川普挂在嘴上的中美贸易赤字其实并不重要:
1) 中国对美庞大贸易顺差是中国在国际产业链的位置决定的。中国从日本/韩国等各个国家进口大量原材料/部件,在中国进行组装后出口美国。所以中国仅仅对美国有庞大贸易顺差,对大多数其它国家都是逆差,中国整体贸易平衡/近年甚至还轻微逆差
2) 美国有多大的贸易赤字不取决于中国,只取决于美国自身的储蓄率。只要美国储蓄率低于投资所需,就必须通过贸易赤字从国际市场导入资金发展
3) 美国不从中国进口,就需要从越南等其它国家进口。由于中国是lowestcost producer,从其他国家进口同样商品会让美国消费者付更高的钱,进口商品数量相等则贸易逆差进一步上升
4) 即使假设美国贸易战胜利,中国大幅开放国内市场,那必然的结果就是美国企业会加强对华投资/抢占中国市场,这部分新增产能未来出口美国,其实反而会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进一步扩大。
美国贸易战进程中最大的失误
应该说,贸易战初期,中国内部很多所谓的改革派,包括我个人在内,其实也是支持的。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国整体改革速度确实比较让人失望,或许可以通过这么一个外部力量,让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再往前一步,这也对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有好处。
但贸易战打起来以后,川普没能压制政府内部的对华鹰派势力,导致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了很多超出中国底线的条件,使用了一些比较过分的手段。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为。华为的事情具体就不分析了,这里只谈结果。结果就是原本将原本在商言商/比较单纯的商业谈判/开放市场的谈判,演变成了(起码在中国政府看来)美国全面限制中国/抑制中国继续发展的举动。。这就让谈判谈无可谈。。
更深远的结果是:中国政府乃至中国企业,不再相信可以依赖美国的供应商,未来会尽全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/进行技术替代。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快速全球化,未来全球科技市场可能出现由美国/欧洲为一边,中国/非洲/拉美等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为另一边的情形。。
如果贸易战原本的初衷是打开中国市场,为美国企业谋求福利。那么华为事件后,原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市场的美国高科技企业,结果却可能失去了几十亿人的潜在市场,真心是得不偿失
其他类似失误还有很多,比如说没有考虑中国过往的不平等条约历史,没有在乎中国的感受,在谈判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手段实在是过于粗糙,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摩擦/负面影响
对贸易战未来走势的判断
美国方面
川普选择打贸易战的时机还是选得非常不错,是美国经济最近这些年的最强阶段,确实有底气打。
但由于川普个人style(朝令夕改,no creditability),上面谈到的没能有效压制鹰派,导致双方迟迟不能达成协定。拖到现在,其实压力已经非常大。
1) 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在未来12个月里进入衰退。川普连任唯一的牌就是经济,一旦经济衰退,连任是别想了
2) 美国商界逐渐失去耐心。在付出了大量代价后,havenothing to show for it,商界现在对川普非常不满。大量商界人士认为,能从川普手中拿到的好处(比如说减税,deregulation)都已经到手。而川普个人性格方面的缺陷/风险在逐渐放大。如果中美谈判达不成,则没有支持川普连任的动力
3) 贸易战对美国经济最大的影响,都还不是关税/进出口。这部分其实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有限,这也是当初很多人认为美国有能力打的主要原因。贸易战对美国经济最大影响来自于贸易战带来的对未来不确定性,大企业的战略规划/大型资本项目的支出,都取决于对未来的判断。现在的不确定性太高,让大量企业推迟了各自的CapEx项目,这部分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其实更大
4) 可以明显看到,川普最近也是急了,各种威胁动作/言论接连不断。如果对川普过往行为比较熟悉的话,可以看出这是他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的体现
美国未来取决于川普能否见好就收,有效压制鹰派,comeback to common sense,在未来6-8个月达成一个让双方都能下台的协议。
中国方面
和美国相比,贸易战开打时中国正处于去杠杆的经济下行期,相比而言宏观经济比较吃亏。中国经济降速,最大原因还是内部的宏观调控,贸易战有影响,但不是主导因素。
中国有利的地方是
1) 这些年经济转型相对成功,国民经济对出口依赖大幅下降。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。对贸易战的抵抗力比过往强得多。如果是10年前这样打贸易战,中国早跪了
2) 集权统治,习近平不面临连任压力,对贸易战的忍受度远高于美国。这点极其重要,中美贸易战,中国损失应该说确实大于美国。但战争看的永远不是所谓的交换比,而是忍耐度。换句话说,哪怕1比10的交换比,中国失业1000万人来交换美国失业100万人,美国肯定也是不干的。这是美国的政治制度来打贸易战天然不利的地方
3) 川普四面开战,中美贸易战的同时也和加拿大/墨西哥/欧洲大打出手,导致美国无法组成一个有效贸易联盟来对抗中国。让中国的活动空间大了不少。
中国政府现在面临最大的考验
1) 是否要在外部经济压力下,放弃/暂缓过去几年的去杠杆/去泡沫政策。是否需要有限度开闸放水,继续吹吹泡泡?
2) 川普是否完全不靠谱/无法进行正常谈判?是否需要直接拖到明年大选,甚至付出一定代价/escalate贸易战/把美国拖入经济衰退来让川普败选,从而换个更理性的对手进行谈判?这样做的风险自然是民主党目前几个领先的候选人,除了Biden外也都是意识形态挂帅,未必会多理性,但貌似TG在过去几十年里这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。
贸易战的长期影响
1) 全球技术领域可能未来会分化为两个阵营。中美原本在高科技领域的密切整合会快速下降
2) 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/IP保护加强。不管是迫于美国压力,还是中国自身产业升级需要,这方面的改革目前看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
3) 中美贸易联系长期看弱,对美出口的工业产业链集中于中国一国的情况会好转,未来美国会从更多国家进口,但美国消费者会因此支付更高价格,对美国政府贸易赤字的改善无帮助
4) 中国一部分低级加工产业会加速向东南亚/南亚地区迁移。其实这种迁移过去10多年来一直都在进行,贸易战只不过加速了其进程。但更高端的电子产品/高级工业产品影响不大因为一个是这些产品的产业链更复杂,产业链集聚效应更明显,任何单一企业很难迁移。二是中国本身就是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全球最大市场,产业迁移出去后很难服务中国国内市场
5) 中国产业升级加速,特别是对半导体/高科技领域的升级。负面作用就是这方面的投资肯定效率极其低下。强行提升产业升级所需要花费的学费是千亿美元级别的